智能倉儲物流系統[1,2,3,4,5,6,7,8,9,10,11](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作為“智能制造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以及構建未來“智能工廠”的重要基石,在企業由“制造”向“智造”轉變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汽車工業作為制造業的典型代表同樣無法避免進入這個轉變浪潮。
本文將以某知名新能源汽車電機生產廠商數字化車間WMS建設為背景,對WMS在新能源汽車電機數字化車間內的設計與應用進行詳細闡述。
新能源汽車電機制造屬于離散型制造,具有品種多,工藝設計復雜等特點,其制造生產線主要包括:電機沖壓生產線、金加工生產線、嵌線生產線、電機總裝配生產線、電機噴漆自動化線等。
通過對該企業倉儲物流管理情況的調研,發現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儲存方式采用部分散堆部分貨架方式存儲,造成貨物的出入庫管理及盤點操作難度較大;只能放一層相同空間存儲貨物較少,利用率較低;周轉率高的貨物可能放在離出貨口較遠的位置,增加了出入庫的搬運距離,倉庫雜亂影響美觀等問題。
(2)配送方式采用人工電動叉車方式配送,造成隨人力成本增加而逐年增高;配送效率低;.管理成本高,人為影響產生不確定性;使用電動叉車易發生安全事故等問題。
結合前期調研、識別和梳理,該新能源汽車電機數字化車間WMS系統主要業務需求為:建設包含自動立體倉庫、鑄件倉庫、電機沖壓生產線、金加工生產線、嵌線生產線、電機總裝配生產線、電機噴漆自動化線等各區域的內部物流系統,形成一套從原材料到成品間物流轉運工藝。
(1)預收料區。設置1臺取號機,1套門禁系統,1臺液晶顯示屏,1套外形檢測和重量檢測裝置。收料理貨作業:送貨單掛號掃碼。
(2)待檢區。設置51個托盤儲位,6個不合格儲位,15個已檢儲位,30個待檢儲位。數個顏色指示燈。檢驗作業:通過手持終端刷新物料狀態,合格,亮綠燈,不合格,亮紅燈,待檢亮黃燈。
(3)立體庫區。設置2臺60英寸液晶顯示屏,2套RFRD閱讀器和外形檢測裝置。1臺RGV穿梭車,4臺堆垛機,8排橫梁式貨架。入庫作業流程:檢驗合格后將物料與托盤進行信息綁定。WMS系統自動分配庫區指定儲位,由RGV與堆垛機完成入庫。關鍵控制點:LED顯示此托盤物料檢驗狀態,黃色-待檢、綠色-合格、紅色-不合格。
(4)分揀中心區。設置1套拆疊盤機,1臺60英寸液晶顯示屏。1條料箱輸送暫存線,10組電子標簽貨架。
(5) AGV現場物流區。配置8臺AGV,其中3臺托盤頂升A G V,3臺料盒頂升A G V,2臺滾筒AGV。3個充電站。關鍵控制點:優化最優的物流路徑。
業務流程:(1)出庫流程。WMS獲取出庫信息,堆垛機從既定儲位取出物料。再由AGV小車搬運至生產工位。(2)物料檢選流程。接收MES指令,物料通過相關設備輸送至揀選工位。(3)料盒送產線流程。接收MES指令,由AGV搬運至相應產線。(4)托盤料和回庫流程??胀斜P物料由AGV從工位送至循環線入庫口。通過掃碼后系統自動分配儲位,由輸送線堆垛機完成回庫作業??胀斜P則由輸送線送至疊盤機,空料盒送至接駁中心區暫存。
(1)軟件架構。根據新能源汽車電機數字化車間WMS系統建設的實際需求,本次系統架構設計采用三層的IT架構設計,由下到上分別為數據層、應用層和展示層,如圖1所示,數據層將底層數據進行采集存儲。應用層調用數據層信息,并提供管理邏輯服務,并開放應用接口,便于與ERP/MES等系統進行數據的交互,展示層主要為用戶了解當前物流倉儲信息。
(2)網絡架構。本項目采用的WMS系統,是集倉儲、物流管理于一體,結合先進的管理理念,實現自動化立體倉庫、傳統平面庫的統一管理。具備與MES/ERP等信息系統無縫對接能力,若無上級信息系統時,可以獨立運行。WMS實現了與計算機監控調度系統(Warehouse Control System,WCS)無縫銜接,可以實現自動化立體倉庫和普通貨架庫的綜合管理,在對自動化立體倉庫管理中,實現WMS可以直接將出入庫的信息,下發到WCS,由WCS完成與PLC、AGV/RGV、設備本體系統以及物流邏輯設備等操作層的互聯互通,并將操作層各設備狀態返回到WMS。
(3)系統功能。本次電機MES系統設計包括9 個主要功能模塊,分別為基礎數據與系統維護、庫存管理與盤庫、無聊及容器管理、數據查詢與統計、手持終端系統、系統集成、展示看板。
倉儲與物流系統的建設中,采用了自動化立體倉庫、全自動堆垛機、無人AGV等關鍵設備,實現了由原來純人工搬運及地堆存放形式,變成了出庫、入庫、物料配送回庫等全自動無人化操作,提高出入庫效率30%以上,庫存周轉率高達97%。
整體立庫的建成,減少了倉儲用地,同時配合MES/ERP系統,實現了智能協同生產,為智能制造在電機行業內的推廣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標簽:
上一篇: 倉儲管理系統助力倉庫降本增效
下一篇: 基于數據倉庫的數據分析在物資管理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