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資供應保障方面看, 近年來特高壓及省內重點工程建設、城鎮配電網和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等工程大規模推進, 物資供應需求總量大、原材料資源緊張, 高峰時期需求量遠超出供應商產能, 物資供貨不及時、無法交貨等情況經常發生。為發揮公司倉儲配送服務支撐作用, 需要將現場不具備交貨條件, 以及大宗通用、數量零星、配送及時性無法保證的物資暫時儲備到倉庫中, 按單配料、實時供應。這就需要進一步完成倉庫硬件優化升級。
從落實國網公司倉儲物流三年行動規劃上看, 需要大力發展移動物聯技術, 提升倉儲物流水平, 開展倉儲物流體系“兩基一化”建設, 充分認識倉儲物流體系建設提升對物力集約化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 從供應鏈物聯網應用發展的全新視角出發, 保障公司電網建設和生產運營高效運轉。深入推進倉儲體系和智能化倉庫建設, 結合公司各倉庫基礎建設情況和實際業務特點, 規劃倉庫設計, 完善建設方案, 協調解決倉庫建設中的問題, 推進各倉庫信息化應用, 確保符合國網公司要求并滿足實際業務需要。
從重要性和創新性上來說, 建設智能化倉庫能夠提高公司倉儲管理水平, 優化公司倉儲體系, 提升公司倉儲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是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互聯網”發展的實踐, 促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物流信息化和自動化的迅猛發展。開展智能化倉庫建設就是要打破現有的倉儲管理模式, 通過智能化的倉儲設施和信息化設備, 提升物資調配、合同管控、倉儲配送運作效率和服務品質, 打造以“大云物移”技術為支撐的“互聯網+”物資供應新模式, 實現物資供應鏈響應快速、配送準確、運轉高效、服務優質。智能化倉庫有三個顯著特點, 一是無人化。各種搬運機械的無縫銜接實現整個倉庫的無人化作業, 從而降低人工成本, 規避人員安全隱患和貨物破損風險。二是高效化。物資貨位定位準確, 搬運機械無縫對接, 大大提高物資出貨效率, 減少配送時間。三是信息化。信息識別技術和配套管理軟件實現倉庫內部的信息化管理, 可事實掌握庫存動態實現快速調度。
為開拓眼界, 拓展思路, 取長補短, 學習先進省公司在智能化倉庫建設方面的典型經驗, 公司2017年下半年先后2次組織人員赴浙江公司進行學習考察, 通過調研學習, 發現浙江公司倉儲管理有如下幾個鮮明特點:為公司建設智能化倉庫, 加強倉儲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浙江公司高效打造標準化、規范化和信息化“三化”倉庫。完全按照國網公司標桿倉庫為標準, 結合公司物資供應特點以及年平均數量等情況, 確定倉庫規模、布局、設備采購等硬件設施, 配以標識標牌制作, 標準設施投入、安全設備應用, 標準化應用率達到100%。在實際倉庫管理過程中, 注重對業務流程的梳理和對業務規范的整理, 編制了《倉庫作業指導書》、《倉庫業務流程手冊》等, 提高了物資管理業務規范和資料歸檔存取效率。大力推廣應用智能化設備, 正式上線數字化倉儲管理系統 (EWMS) , 其中AGV的應用可在無人的情況下進行自主作業, 提高裝卸搬運質量和效率, 提高機械化作業。倉庫所有業務PDA全覆蓋, PDA應用率100%。在貨位劃分上, 標簽應用上打好基礎, 在發貨時做到現場掃描, 現場發貨, 提高倉儲作業效率。
為保證項目物資及時、良好供應, 減少因質量問題造成的維修成本, 浙江公司開展開關、配變類設備投運前自檢工作, 實行每件設備到貨后先行檢測, 檢測合格后并出具報告后再行入庫, 保證設備檢測率100%, 確保投運設備質量可靠性99%以上。實施倉儲質檢一體化管理, 在物資倉庫內設立設備檢測中心, 為檢修班組人員配備專業檢測設備, 做到到貨即檢、檢完即入, 若發現質量問題, 可當場與供應商對接并出具《物資質量問題報告》, 加快了檢測過程、處理速度和投運進程, 節約了各類成本。
浙江公司工作理念超前, 樹立“有為才有位”的思想, 把倉儲管理真正當做了物力集約化管理的一個關鍵要素, 在保障工程建設、日常運維和應急物資保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堅決摒棄“倉庫是基建部門的堆場”的思想, 加快倉庫日常周轉。注重發明和管理成果的申報, 諸暨倉庫發明了伸縮型絕緣子存放貨架和工程結余線頭倉儲架, 解決了瓷瓶五五碼放和報廢類型線頭不方面移動的問題。嘉興公司倉庫則發明了電纜盤貯存零取貨架, 并成功申請了國家專利。
浙江公司倉儲人員絕大多數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和中級以上職稱, 倉儲班人員配置充足, 確保日常工作開展有序。 (1)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浙江公司重視倉儲班組文化建設, 積極開展各類培訓和技能比武, 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將班組機構、員工星級、過程管控流程、班組指標、倉儲管理文化定制上墻。成立了物資專業工作室, 為班組員工學習、工作創新創造了平臺, 并取得了相應的成果。嘉興倉庫在“王天根工作室”的帶領下, 先后獲得中國星級倉庫和工人先鋒號的榮譽稱號。通過班組文化建設, 使倉儲管理業務精髓得以有效地傳承和發展。使得班組人才培養, 梯隊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下一階段工作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是圍繞“一強三優”現代公司建設目標, 落實“十三五”物力集約化發展規劃, 以供應鏈管理協同為主線, 認真總結先進省公司典型經驗, 優化倉儲管理提升, 努力提質增效, 確保2018年完成智能化倉庫試點建設, 提升物資調配、合同管控、倉儲配送運作效率和服務品質。具體措施如下:
對照《國網公司倉庫標準化建設指導意見》、《國網公司實物庫存管理辦法》和《國網公司庫存一本帳管理規范》, 查漏補缺, 明確標準, 改進提升。做到“事事皆有標準”, 形成長效機制。加強縣公司倉儲班人員機構配置。強化縣公司倉儲班職能定位及人員配備, 確保每個縣公司倉儲班人員配備在3人以上, 明確班組人員崗位職責。加強縣公司倉儲管理人員崗位業務培訓, 使倉儲管理在縣公司有效落地。
拓展培訓形式, 提高培訓質量, 豐富培訓內容, 將先進的工作理念宣貫給業務人員, 提高工作認識, 提高業務素質, 提升業務操作效率和準確性。同時加強考核, 確保培訓取得實效。加強創新意識。浙江公司的工作理念和創新思維是其優勢所在, 可以說是“處處可創新, 處處有亮點”, 公司在這方面和浙江公司差距較大, 今后一要轉變觀念, 提高認識。二要在日常工作中總結提煉, 促進工作開展。
2018年公司投入700多萬元, 選取4家試點倉庫開展智能化倉庫建設。要做實做細前期設計規劃, 梳理業務流程, 對周轉庫、縣倉儲點功能進行科學合理定位, 做到功能各有區分、各有特點。西安棗園倉庫功能定位是以供應商寄存加配送業務, 開展地區內配網物資定額配送工作, 做好本單位生產、運維物資業務支撐。閻良光明倉庫功能定位是區域內配網物資周轉及退役資產集中存儲和統一調配。楊凌楊村倉庫和鳳縣鳳州倉庫要充分利用標準化程度較高、業務功能齊全, 管理規范的優勢, 大力開展智能化倉庫建設工作。
公司將深入研究智慧供應鏈體系內容, 積極融合深入推進。結合資產全壽命管理實物ID推廣實施, 基于物聯網先進技術, 搭建一個技術先進、流程科學、高效便捷的物資倉儲信息管理平臺, 全面實現倉儲管理的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 提高倉儲物流管理效率。建設智能化倉儲管理系統, 推動倉庫標準化升級。綜合運用RFID電子標簽、自動堆垛機、智能機器人、可移動監控視頻等技術, 提高出入庫、移庫、盤點等自動化水平, 大幅降低人工強度, 提高綜合管理效益。
標簽:
上一篇: 高校倉庫現代管理模式的構建
下一篇: 淺談高校耗材倉庫管理系統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