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行業在我國的飛速發展, 不良產品召回成為我們經常談及的問題。產品按批次采購和生產成為公司管理的必須要求, 隨著這種需求相應產生了各種計算機管理軟件。其中ERP管理系統能對倉庫信息進行充分整理、有效傳遞, 使企業的資源在購、存、產、銷、人、財、物等各個方面能夠得到合理地配置與利用, 實現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1]。然而這樣的管理軟件及設備投入比較昂貴, 只有在物料非常多的大型倉庫且自動化管理程度非常高的企業才值得配備, 而對于中小型企業的倉庫管理顯得費用昂貴。結合公司大宗物資倉庫操作流程的實際情況, 我們設計開發了一套按批次先入先出的倉庫物料管理實施方案。該方案的主要特點是比較簡單適用、投入資金少、便于現場實際操作。
應對汽車主機廠對所有供貨產品必須采取批次管理的要求, 公司要求對所有采購物資也要實現按批次集中入庫、集中投入生產、集中銷售的先入先出管理。這樣, 產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 公司就能準確進行原因分析, 確認問題批次和數量;同時為了降低采購物料成本、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選擇合理采購數量與適當采購時機、避免停工待料、縮短交貨期、降低庫存、減少資金積壓、提升采購周轉率及資金使用效率, 公司也要求對庫存零部件實現庫存數量風險控制管理。公司大宗采購物資的入庫和出庫操作流程如下:
采購卸貨 → 臨存待檢→ 檢查 → 合格入庫 (不良退貨) → 庫存量管理 → 領貨出庫
實際操作中存在以下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1) 臨存待檢物資檢驗合格后入庫和檢驗不合格退貨雙向處理的方便性;
2) 多批次合格物資方便實現先入先出倉庫的操作;
3) 同一物資庫存數量方便管理者監控;
4) 不同物資庫存位置的方便查找;
5) 解決庫房庫位按產品分區存放存在的部分擁擠、部分閑置的情況;
6) 因生產調整對退庫物資的方便查找和管理。
首先把倉庫分區, 并把每個分區的每一個貨架位都按區、層、位置編成庫房唯一代碼 (圖1) , 并基于唯一代碼給每個貨位設定唯一一個流轉卡, 見圖2。為方便合格貨物的退庫, 在流轉卡上設有實有數量的標簽。同時, 在庫房入口處設立兩塊目視板:一塊為整個庫房的區位平面圖 (圖3) , 反映每個貨架位的規律性分布狀態;另一塊目視板為倉庫物資先入先出及動態管理看板 (圖4) , 這塊板分類設置以下幾個流轉卡筒:無貨物的貨架流轉卡筒、不良退貨產品流轉卡筒、臨存待檢物料流轉卡筒和合格產品流轉卡筒。由于不良退貨產品概率小, 只設有兩個流轉卡筒, 再配合活動標簽即可;而空貨位用流轉卡筒設定一個較長的筒即可 (為實現不同類別貨物分區管理也可設兩三個流轉卡筒) , 這樣便于提高庫房的利用率。臨存待檢和合格產品流轉卡按每個物料品種用透明有機玻璃 (也可用其它不透明材料開出一個槽, 實際能看到流轉卡的數量就行) 分別做成一個流轉卡筒 (圖5) 。
1) 庫房庫位的設定標識明確, 便于查找, 并與流轉卡一一對應是方案設計的基石。在整個方案設計中是用流轉卡替代一個包裝物料進行管理操作的, 而一個庫房庫位只能存儲一個包裝物料。搬運者是以流轉卡上記錄的庫位搬運物料實現物料出入庫的。如果庫位在庫房內標識不明確, 物料搬運者就會因為無法找到指定庫位無從搬運;如果流轉卡與庫位不一一對應, 就會導致錯誤搬運。為此, 設計中除保證流轉卡與庫位對應之外, 在管理看板側面另外設置了一塊庫房區位平面布置圖, 同時, 庫位設置必須遵循較強的規律性, 方便查找。
2) 倉庫物資先入先出及動態管理看板中臨存待檢和合格流轉卡筒的位置和結構設計是正確實現先入先出的關鍵。一種物料只能在一個物料區分別設計一個待檢卡和一個合格卡筒, 并嚴格區分, 這樣既避免物料的錯誤發放, 方便由待檢卡筒向合格卡筒的轉移, 又便于管理者動態綜合監控該物料的采購時間。另外, 待檢和合格流轉卡筒的結構必須設計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這里產品流轉卡筒 (圖5) 的設計結構為:上邊為入口, 下邊為出口, 出口高度僅能通過一個流轉卡的厚度, 確保出口只能按投入前后的順序一次出來一張卡。合格流轉卡筒的高度按庫存量的要求制作, 但筒的高度確保放入的流轉卡從入口不能取出。為了監控物料的數量, 在特定的物料流轉卡筒上標明產品名稱、型號和每個物料包裝單元的數量;在筒上貼有高度標尺, 標尺單位為流轉卡的厚度, 同時在標尺上根據特定物料臨界控制數量設定出上下高度界限。這樣, 看到流轉卡的高度就可以直觀知道該物料的數量和物料數量的臨界控制量, 方便提醒倉庫管理員是否通知采購人員進行該物料的采購。
貨物入廠把一個包裝的物料搬運到倉庫時, 倉庫管理員從管理實施看板的無貨物料筒抽取一張流轉卡, 在卡上記錄管理數據后, 按流轉卡上標記的貨架位存放物品, 完成后把該卡投入特定產品臨存待檢流轉卡筒;檢查合格后物料在原位不動, 只把流轉卡按進貨順序投入合格產品流轉卡筒, 在領用物料時, 由合格區流轉卡筒出口取出所需物料相應的流轉卡, 按流轉卡標記的料架位領出物料, 完成物料發放后, 去掉流轉卡的管理信息, 再把該流轉卡投回無貨流轉卡筒。
因為一種合格物料只設有一個固定物料流轉卡筒, 筒的投卡入口只有一個, 出口也只有一個, 而且出口只能取出一張卡。同時每個流轉卡只代表物料的一個包裝, 而且每個流轉卡代表唯一的貨架位, 也就代表了該物料, 所以能保證該物料的先入先出。
當物料檢查不合格時, 把代表不合格物料的流轉卡投入一個不良物料筒, 并在該物料筒活動標簽上記錄物料名稱及相關信息。隨后, 在以后的處理中, 按流轉卡中記錄的位置找到該物料進行處置。當物料需中途退庫時, 只要再抽一張流轉卡, 把相關退庫數量信息記錄, 從出口處返回一張卡就可以完成了;同樣, 如果領用的物料只需部分產品時, 就把流轉卡取出, 修改剔除領出數量記錄, 再把該流轉卡從出口處返回就完成了。
這種倉庫物料先入先出的操作管理模式的設計思想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實物的搬運, 確保物料先入先出, 物料數量顯示直觀, 便于管理;同時由于不用管理軟件, 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也不需要很高的操作技能, 非常適合中小企業應用。
標簽:
上一篇: 策略模式在倉庫管理系統中的設計和應用
下一篇: 日用百貨倉庫消防管理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