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現在的網絡技術是被普遍的應用,同時新一代網絡技術也被廣泛的使用,如今物流行業提出的零庫存管理要求也會隨著物流企業的運營能力提升而逐漸的變為現實,相比之下,中美物流管理信息化差距在商貿流通和生產制造企業現代物流能力的開發方面尤為凸顯。
美國企業將物流信息化作為物流合理化的一個重要途徑,普遍采用條形碼技術和射頻識別技術,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準確性;采用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數據交換技術進行企業內外的信息傳輸,實現訂單錄入、處理、跟蹤、結算等業務處理的無紙化。
廣泛應用倉庫管理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來提供運輸與倉儲效率。通過與供應商和客戶的信息共享,運用供應鏈管理技術,實現供應鏈伙伴之間的協同商務,以便“用信息替代庫存”,降低供應鏈的物流總成本,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
借助網上采購輔助材料、網上銷售多余庫存等電子商務手段來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業建有基于互聯網的物流信息平臺,擁有標準化成熟物流軟件,用信息技術整合物流信息、擬定物流方案和優化物流過程階段,物流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快速準確運作,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
基于實踐的發展,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涵義可表述為建立高效暢通的物流信息系統,實現從物流決策、業務流程、客戶服務的全程信息化來對物流進行科學管理。
直面差距
首先,我國物流業提供基礎信息和公共服務的平臺發展緩慢,信息化程度較低,信息管理分散,無法建立起高效的車輛、貨物調度和物流統一體系,直接導致出現運輸車輛的空駛率偏高或出現停車等待現象,從而影響準時率和造成資源浪費。
其次,我國物流標準化程度低,貨運工裝的單元化、標準化、通用化程度低,這些情況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物流損失及資源浪費。只有實現了物流系統信息標準化,才能有效地實施物流系統的科學管理。
再有,管理理念落后,由于物流業整體素質不高,魚龍混雜情況造成,缺乏有效管理技術和信息化的企業能難以提供高效、及時、可靠和全面的物流服務。
物流行業小型企業較多,還有些企業是從運輸企業轉型而來,規模較小,經營理念也相對落后,小規模物流公司是中小城市主要物流承擔者,數量眾多,管理組織落后是其主要特點。這些小公司主要以配貨為主,對貨物安全管理、包裝管理、裝運管理、儲存管理等較為落后,其信息傳遞靠手工多,很難實現貨物運輸過程中查詢,出現錯誤情況不可避免,這些小物流公司獨立經營給信息化體系建設帶來極大難度。
還應當看到,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缺乏既熟悉物流信息化運作規律又懂管理的人才。
標簽:
上一篇: 經常市場發展主要支撐零售商的市場
下一篇: 生鮮領域中電商冷鏈物流問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