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造價和投資較高, 立體倉庫集成系統目前較多應用于煙草、醫藥、軍工、機場和鐵路、大型實力制造型企業等行業, 近幾年連鎖零售和電商應用也在普及 (行業應用附圖表說明) ;汽車制造業集中在轎車系統較多, 國內客車制造業受配套供應鏈的規范性和零部件的通用性、批量性等因素影響, 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受投資金額限制;實際應用極少。
全稱自動化立體倉儲, 是智能化技術在物流倉儲方面較高水平的應用形式。主體由貨架, 巷道式堆垛起重機、入 (出) 庫工作臺和自動運進 (出) 及操作控制系統組成。貨架多為鋼結構, 貨架內是標準尺寸的儲位空間, 巷道堆垛起重機穿行于貨架之間的巷道中, 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和條碼應用, 完成存、取貨作業。立體倉庫的主要特點是:空間占位較高 (5-40米之間不等) ;出入庫需機械化作業;需要配置貨架。立體倉庫按功能分為:倉儲式立體倉庫和揀選式立體倉庫。
作為客車系統的座椅配套企業, 按年產值屬中小企業, 年度的投資預算需要經過層層審批, 慶幸的是, 公司決策層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建設的理念和規劃一直在跟進行業的腳步。2014年結合公司新工廠搬遷規劃立體倉庫的籌建應用;改善空間利用和管理難點的同時, 提升公司的自動化配置, 為智能工廠的推進邁出關鍵的一步。
材料種類多。導入前統計材料種類總數1100多種, 其中標準件近300種, 非標件近120種。
出入庫頻繁:
(1) 公司備料模式是按班組分座椅系列生成備料工單, 每日工單在6-10個;
(2) 物料出入庫批次平均約為800批, 其中標準件、非標件出庫批次約350批;
(3) 標準件/非標件均為小配件, 備發料依靠稱重揀選, 每天出入庫時間約需要2*6人.時;
(1) 管理改善:標準件和非標件由原來的外購納入改變為JIT備料上線納入, 減少備料近一關的作業時間;
(2) 存儲方式改善:塑料件等小配件類按對應產品系列組合成同托多種物料的對應方式;提高堆垛機作業效率3-4倍;
(3) 改善達成:每日物料出入庫托數在120-150托之間, 根據堆垛機工作效率 (23托/H) , 可達成每日180-230托的作業次數;
(4) 設備配置:多工位揀選, 避免人等設備的情況;同時在設備末端預留一個進料上庫位。
(1) 包裝:紙箱包裝規格多樣, 零配件多為鐵件, 物流和存儲過程易變形;
(2) 定容定量:未有規定;
(3) 標識:來料標識多樣, 沒有統一標準, 更難提條碼應用;
(4) 供應商能力參差不齊, 改善推進難度大。
改善 (針對選定的立體庫儲位尺寸和限重要求) :
(1) 本地到貨:全面推行料框配送, 同時規定料框尺寸和單框重量要求;
(2) 外地到貨:規范紙箱尺寸和單箱重量, 根據物料件號建立托盤配送方案;必須散件對應物流的供方實施到料后整理裝托;
(3) 外箱標識按件號、名稱、數量和日期等規范;
(4) 考慮到供應商能力受限的情況下, 立體庫儲位條形碼管理, 來料通過WMS人工注冊綁定儲位入庫。
(1) 立體倉庫因投資較大, 考慮設備的充分利用, 基本配置貨架7層以上, 多巷道多堆垛機作業, 項目投資多為幾百萬到千萬為標的;用途多為成品存儲和出入庫;
(2) 公司立體倉庫方向:單巷道, 用于來料存儲和備發料出入庫;項目總投資100萬元;
(3) 14年立體倉庫項目承接單位多為海外的設計施工技術, (如村田機械) , 但他們對于公司這樣的小項目基本沒有意愿;
(4) 國內可以承接設計、生產和集成交付的供應商均處于發展階段, 非成熟交付且選擇有限, 每家公司業務均是超負荷狀態, 但考慮到我們所處的行業和地區優勢他們希望有案例拓展業務。
(1) 多方面, 多層次尋找供應商:從單獨貨架到可集成的供應商, 國內和國外品牌供應商, 尋找溝通的過程通過學習, 檢討可實施方案、初步報價等;
(2) 通過介紹參觀自動庫實際作業案例, 與使用單位了解作業流程, 過程異常點和方案的關注點;
(3) 初步方案確定后初選供應商進行項目招投標, 按目標投資進行議標、談判, 完整配置并增加輔助配置 (如安全護欄、儲位托盤等) 的前提下, 費用預算雖有增加, 因方案、供應商資質和行業同比投資均有優勢, 獲得批準。
立體庫從合同簽定到設備投入實際作業應用, 項目周期為4個月, 期間完成設備生產、地基施工、零部件包裝規范、設備安裝調試等。特別說明的是, 調試試運行期間, 最大的困難還是員工作業習慣的改變, 普通的倉儲可以允許一些個性化的作業習慣, 誤作業造成的錯誤也更容易通過人為的方式更正或規避;但立體庫作業為流程式機械作業, 異常的處理和錯誤的更正流程更為繁雜, 員工情緒和認知更需要管理的堅持和專業快速的異常處理支持。
原規劃近500平方米, 可利用儲位約250個。物料整理、搬運、及備料上下貨架靠人工作業, 勞動強度大。非封閉式規劃管理, 人員出入管理受限, 物料安全及5S維護難度大。依賴人工進行物料出入管及帳卡物更新, 準確性和及時性差。
占地面積285平方米, 儲位567個, 空間利用率提升近4倍。叉車、設備輸送機和堆垛機作業, 勞動強試大大降低, 通過來料包裝規范和托盤運輸的應用, 卸貨大部分可通叉車完成, 卸貨的效率和強度均得到較好的改善。設備封閉式作業管理, 物料安全得到保障;標準式儲位, 對來料及庫存管理方但5S維護, 整齊美觀。除人工進行備料過程的揀選作業個, 軟件傳遞物料出入庫信息, 且WMS和QAD的對接達成后, 帳面更新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均得到保障。
立體倉庫實際應用過程最關鍵的作業難度在于其作業平臺 (WMS) 公司ERP作業平臺 (公司為QAD系統) 的接口達成, 避免兩套帳作業。因公司IT工程師缺乏軟件開發專業能力, 平臺對接過于依賴第三方的QAD軟件供應商, 因費用和專業壁壘等因素是項目合同階段都沒有關注到的。對接過程異常事項對項目進程和移交使用造成太多困擾, 多次反復的三方協調和會議檢討, 系統對接歷經近三個月的開發調試, 終于達成。
QAD系統與自動庫軟件WMS平臺對接主要從采購來料入庫、正常工作出庫, 選裝件出庫、計劃外出入庫和物料退倉等環節展開;通過中間庫接收反饋完成對接作業。
近年來,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社會商品流通規模呈爆發式增長態勢, 快遞、貨運、倉儲等物流環節紛紛高歌猛進, 倉儲作為物流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立體倉庫在倉儲備料上的應用, 也越來越重要, 這就要求企業去改善和導入立體倉庫, 以提高立體倉庫的使用效率, 促進企業的發展, 促進倉儲業的發展。
標簽:
上一篇: 用Excel設計制作倉庫管理系統